科学研究
省级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正文
机械工业电化学微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业电化学微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2020年底批准、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建设的基础科研平台。该重点实验室主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聚焦“专精新尖特”金属微构件和金属微结构功能表面的高质、高精度、高效、低成本制造,开展相关前沿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细电铸制造理论与技术、微细电解加工理论与技术、电化学加工表面微结构技术、电化学微增材制造理论与技术等。

(一) 微细电铸制造理论与技术

面向超高深宽比金属微构件、多尺度混存/跨尺度金属构件等的批量化并行精密制造需求,以微细电铸为技术平台,主要研究厚胶膜图形结构高精度制备、电铸层厚度精确控制、深小凹坑液相传质强化、电铸层厚度分布均匀化、大批量金属构件并行化高精度电铸、高强高韧电铸件/层成形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研发新方法、新技术与新工艺,开发其专用装备,并推进其工程应用。

(二) 微细电解加工理论与技术

面向海量阵列金属微结构、非晶合金/强钝化性难加工金属微构件、薄片\薄壁低刚度件微尺度群孔/槽/缝等的高效、高精度制造需求,以掩膜电解加工、精密射流微细电解加工、电解铣磨加工、电化学增-减材复合加工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开展其新方法与新方式、电-流场均布、高定域性电化学溶材机理与机制、专用装备、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

(三) 电化学加工金属表面微结构技术

以实现特殊/极端金属功能(自洁、减摩、集雾等)表面为目标,以电化学加工为主要技术手段,研究开发特殊形状/特殊分布形态/特殊尺寸特征/特殊性态金属表面微结构的高效、低成本制造技术,包括旋印活动掩膜电解加工、海量微-纳米分级表面结构并行电解蚀刻、电化学增-减材组合/复合加工、线阳极扫描电沉积加工,等等。

(四) 电化学微增材制造理论与技术

面向Micro/Meso尺度三维复杂形状精密金属微构件的应用需求,基于液束/微区诱导/移动限域电沉积方法,研发高精度、高灵活度、高材料致密度的电化学微增材制造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其成形-成材一体化机制、工艺控制策略、制造过程多尺度协同调控等基础理论问题,并开发其专用装备,服务工程应用。

实验室有固定人员20多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4人,其中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3人。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12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指导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近年来,实验室承担有3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企业委托项目20多项;出版专著及教材4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省部级二等及以上科技奖励5项;发表论文100多篇;成果转让转移8项,研制出一批“专精新尖特”金属微构件,满足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应用亟需,服务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微电子、精密机械等领域。

通讯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世纪路2001号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明平美

联系方式:0391-3987530;mingpingmei@163.com